Join Us

潘巍教授團隊簡介

潘巍教授為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建造及基建創新研究中心執行總監、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主任、零碳實驗室主任,原香港大學署理行政及財務副校長、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大灣區)、工程學院副院長(碩士發展)等。多年於中國內地、中國香港、英國及新加坡等地從事可持續建設工程與管理的實踐、科研與教學工作,並在多個學術團體、政府和業界機構中擔任專家、理事或顧問,累計主持超過等同1.4億港元資助的多項重大科研項目。2019年獲評中國工程前沿傑出青年學者,2020年榮獲香港特首社區服務獎,2022年榮獲MiC傑出人物獎。研究興趣涵蓋裝配式建築、模塊化建築、智能建造、可持續建造、全生命週期碳排放評估、先進結構和材料等。累計培養90餘名博士後、博士生等科研人員。

研究崗位: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研究員

  • 研究方向:
    1. 智能技術在模塊建造中的研究與應用:
    2. 研究內容專注於人工智能(例如深度學習及大語言模型技術)、數字化建造(例如數字孿生及混合現實)、機器人、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在智慧城市發展下的模塊化建築及基建項目供應鏈集成優化及建造過程實時監測與控制。

      優先考慮具有智能系統的軟硬件開發經驗,物聯網平台開發和設計,或精通至少一種計算機編程語言(例C++、Python、C#)、並具有使用專業軟件和仿真平台(例如Unreal、Unity、ROS、Nvidia ISAAC SIM)研究或實踐經驗的申請者。

    3. 新型混凝土在模塊化建築中的研究與應用:
    4. 研究內容主要為高層混凝土模塊化建築中新型低碳混凝土材料的研究與應用,高強輕質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複雜環境下新型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研究,新型輕質混凝土骨料的應用研究。

      優先考慮具有低碳混凝土材料,纖維混凝土及輕質混凝土相關研究經歷的申請者。

    5. 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模塊化建築設計與分析:
    6. 研究內容主要為創新的高層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模塊化建築的結構體系建模與分析、節點連接開發與設計、高性能結構材料研發與應用等。

      優先考慮擅長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高層建築模擬及實驗,且對模塊化建造有一定研究或實踐基礎的申請者。

    7. 模塊化建築運輸優化:
    8. 研究內容主要為模塊化建築運輸場景下的運輸車輛選型,最優路徑選擇,交通流仿真、交通風險評估以及運輸過程安全監控。

      優先考慮具有路徑優化或交通流仿真相關研究經歷的申請者。

    9. 模塊化建築供應鏈管理與分析:
    10. 研究內容主要為模塊化建築的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績效衡量和公共政策分析。

      優先考慮具有建築管理、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統計分析和多標準決策分析方面研究或實踐經驗的申請者的申請者。

    11. 建築運行能耗與隱含碳排放評估與分析:
    12. 研究內容主要為建築運行能耗與隱含碳排放評估分析、高層模塊化建築全生命週期碳排放體系及評價方法、綠色建築及可持續城市的評估等。

      優先考慮在建築全生命週期碳排放理論及分析,低碳建築設計及建築能耗模擬等領域有研究經歷或實踐經驗的申請者。

  • 申請條件:
    1. 優先考慮畢業於國內外名校(QS前100、C9等)的優秀碩士及本科畢業生,具有高度的自我激勵能力、優秀的英語書面和口語表達能力,以及獨立工作和團隊合作精神。
  • 獎學金計劃:
    1. 歡迎申請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和香港大學校長獎學金計劃(HKU-PS),成功入選者每年將獲得由香港研究資助局和香港大學提供的四年合計約160萬港幣獎學金。
  • 研究方向:
    1. 鋼結構模塊化高層建築結構及材料創新:關注創新的高層鋼結構模塊化建築的結構體系建模與分析、節點連接開發與設計、高性能鋼結構材料研發與應用等。
    2. 建築業供應鏈管理與工程項目管理:關注模塊組合建造(MiC)供應鏈創新管理模式、MiC項目績效測評與管理等。
    3. 模塊組合建造(MiC)運輸場景下的交通流微觀及宏觀仿真分析,量化評估MiC项目的交通影響。
    4. 建築全要素可持續發展分析及優化設計:關於基於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驅動的模塊化建築的全要素可持續發展分析和優化設計等。
  • 申請條件:
    1. 申請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博士學位,並優先考慮有基金申請及研究、實踐經驗的申請者。申請人應具有高度的自我激勵能力、優秀的英語書面和口語表達能力,以及獨立工作和團隊合作精神。申請成功者將獲得極具競爭力的薪酬、年假和醫療福利,以及合作和學習機會。

    工程崗位:研究助理/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崗位職責:
  • 物聯網設備的數據採集、分析適合土木與交通領域不同場景的無線通信方案;
  • 物聯網平台的軟、硬件開發,負責系統研發過程中問題的跟蹤、協調和解決。
  • 崗位要求:
  • 對多種物聯網技術的協議兼容以及數據融合具有項目經驗;
  • 有PLC/CNC/等智能設備採集的經驗,熟識多種設備接口及通訊協議(如OPC,Modbus, MQTT等);
  • 熟悉C、C++或Python等開發語言,至少精通其中一種;
  • 本科及以上學歷,機械,自動化或計算機相關專業。
  • 崗位職責:
  • 建築和城市交通仿真場景下的常規邏輯開發;
  • 網頁和電腦客户端適配和效率優化。
  • 崗位要求:
  • 熟悉常用的數據結構和算法,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 熟悉C++、C#或Python等開發語言,至少精通其中一種;
  • 一年以上UE(或者相當的通用引擎Unity3d、Nvidia ISAAC Sim)使用經驗;
  • 本科及以上學歷,至少1年遊戲/三維動畫仿真開發工作經驗。
  • 崗位職責:
  • 平台網頁前端的設計和開發工作;
  • 持續優化網頁前端呈現、自動生成能力,提升用户體驗和開發效率。
  • 崗位要求:
  • 負責過網頁前端項目,熟悉W3C標準,精通HTML5、JavaScript、CSS3、nodejs等Web開發技術;
  • 熟悉主流JavaScript框架和庫,精通至少一種MVVM框架(如angularjs、reactjs、vuejs),有框架優化能力;
  • 有3D模型在瀏覽器上的渲染調優和3D交互功能開發經驗優先;
  • 有WebGIS開發經驗,熟悉空間數據處理優先;
  • 本科及以上學歷,至少1年前端開發工作經驗。
  • 崗位職責:
  • 負責數字孿生平台的設計、開發和維護高性能、高可擴展性的後端服務;
  • 編寫高質量的代碼,並負責相關的測試和文檔。
  • 崗位要求:
  • 熟悉常見的後端框架,如Spring Boot、Django、Flask等;
  • 熟悉數據庫技術,包括SQL和NoSQL數據庫,如MySQL、PostgreSQL、MongoDB等;
  • 具備微服務架構設計和實踐經驗,了解Docker、Kubernetes等容器技術;
  • 計算機科學或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 崗位職責:
  • 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算法的開發與部署;
  • 電機驅動器整體算法的完善(通信、電機參數自動識別等);
  • 輔助編寫相關嵌入式程序。
  • 崗位要求:
  • 精通永磁同步電機的運行及控制原理,精通自動控制;
  • 熟悉常用的數字信號處理方法及算法實現;
  • 具有STM32電機控制算法開發經驗;
  • 具有永磁同步電機開發經驗;
  • 本科及以上學歷,機電、自動化或電機相關專業。
  • 崗位職責:
  • 自動化設備的機械結構設計及外構件選型、測試和部署。
  • 崗位要求:
  • 熟悉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加工或裝配工藝,熟練使用至少一種機械行業常用三維建模軟件,熟悉機器人仿真優先;
  • 精通常見的氣動/液壓元器件、機械傳動相關零部件、各類傳感器、電機的計算選型;
  • 本科及以上學歷,至少1年機械設計和開發工作經驗。
  •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優秀的科研平台和良好的學術氛圍,更多信息請訪問:

    潘巍教授個人主頁:https://www.civil.hku.hk/wpan; MiC實驗室:https://www.miclab.hk; NetZero實驗室:https://www.netzero.hk

    有意申請者請將簡歷發送至潘巍教授郵箱:wpan@hku.hk 。

    截止日期:2025年5月31日。